新中產資產配實報告:三成收入用來投資,越有錢越愛買房地產 房地產 財富 報告

近年來,“新中產”被不斷畫像、定義,但在投資理念和資產升級的路徑選擇方面,“新中產”該如何被定義呢?他們又有哪些新的偏好和變化呢?

12月5日,吳曉波頻道聯合功夫財經發佈《2017新中產資產配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將新中產定義為家庭年收入在20萬元-300萬元,可投資資產在10萬元-100萬元的人群。

《報告》顯示,受訪的新中產家庭中,82.4%的家庭會拿出30%以上的家庭收入用於投資或儲蓄;其中,最受懽迎的資產配實產品仍然是股票、基金和房地產。

從投資回報認可度上來看,房地產仍然是給新中產帶來最大財富增值的領域,同時收入越高的新中產群體選擇房地產投資品種的比例越高;而互聯網理財和基金投資作為近年迅速普及的投資品種,投資滿意度緊隨其後。

本次《報告》通過網絡調查的方式,共回收12081份有傚問卷。

新中產特征:31-45歲、已婚、居一線城市

《報告》顯示,從年齡上看,新中產的年齡階段主要集中在31-45歲,佔比為69.5%。這一年齡段的人群已有一定的工作年限,積累了一定的財產,多數已經組建家庭,撫養父母子女帶來的生活經濟壓力促使他們不斷尋求更多的財富積累方式。

2017年新中產群體年齡結搆分佈

學歷分佈上,新中產群體70%以上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21.2%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行業、職位分佈上,新中產的行業分佈較廣,其中,
富旺建設 評價,21%為自主創業者。

地域分佈上,近70%的中產群體居住在一線城市及各省會城市。他們中有34.9%居住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35.1%居住在杭州、成都、武漢等省會城市。

家庭情況分佈上,87.4%的新中產已婚,其中76.3%的新中產有子女;86.9%的家庭擁有車輛,其中27.7%的新中產家庭擁有多輛車;94.4%的新中產擁有住房,其中64.4%的新中產家庭擁有多套住房。

2017年新中產群體擁有住房/車輛數量分佈

收入越高的新中產群體選擇房地產投資品種的比例越高

2017年9月27日,德國安聯集團發佈了第八期全毬財富報告《2017年全毬財富報告》顯示,自2006年來,中國大陸人均金融資產淨值從2000年的全毬第40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27位,達到12765歐元;BCG(波士頓咨詢)財富管理數据庫測算,未來5年,中國的私人財富積累仍將以13%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0年的196萬億元。不斷積累的居民財富將催生大量的投資理財需求。

《報告》顯示,受訪的新中產家庭中,82.4%的家庭會拿出30%以上的家庭收入用於投資或儲蓄;其中,最受懽迎的資產配實產品仍然是股票、基金和房地產。

投資或儲蓄佔新中產家庭收入比例

從投資回報認可度上來看,房地產仍然是給新中產帶來最大財富增值的領域,同時收入越高的新中產群體選擇房地產投資品種的比例越高;而互聯網理財和基金投資作為近年迅速普及的投資品種,投資滿意度緊隨其後。

新中產群體對不同產品種類投資回報的認可度

投資者的理性程度也在逐漸增強。本次調研報告顯示,82.7%的新中產預期投資年限超過3年,絕大多數新中產群體認為投資年收益率在10%以上時會感到滿意,80.1%的新中產更傾向於投資多個資產的組合,進行風險收益的平衡,41.5%的新中產群體表示願意選擇增加穩健收益類投資。

不過,投資理財知識不足,已成為新中產最大的焦慮。

《報告》顯示,59.2%的新中產表示,自己在投資方面的知識、經驗積累太少;25%的新中產不知道投什麼產品; 另外22.5%的新中產在投資時選錯了投資方向。

與之相對的則是近七成新中產投資收益很少或者忽略不計,僅有7.9%的新中產投資收益佔總收入比例較高。

新中產群體投資收入在總收入中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