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買房如同找對象 外國人的購房觀 日本人 購房觀

  導語:中國人的購房觀念大家估計都已經了然指掌了,不過外國人的購房觀你們了解過嗎?不同於我們的投資需求,很多外國人可能會將房子視為一輩子的事情,甚至還有可能不買房子。

你所不知道的外國人購房觀

  日本人買房如同找對象

  在和中國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有一幢自己的房子同樣是大多數人的“畢生追求”。然而,日本租房的人還是多於買房的人,其主要原因卻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高房價。

  一位日本朋友告訴記者,人們並非不想買房,在日本一旦買了房,就擁有永久的居住權和土地使用權。以東京為例,市中心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售價大概在1500萬日元,月租金大概為10萬日元左右,租售比在1∶150左右。從這方面看,買房比租房合算,不僅投資潛力大,每月房貸還款也與同類型房子的租金差不多。

  但是日本人買房子還是很慎重的,通常是貨比三家,有人甚至看房子看了好僟年還無法定下來。這是因為日本人一般一輩子就買一處房子,一旦買下房子後又發現自己不滿意之處,就像走進婚姻一樣,後悔也來不及了。此外,買房子就算從銀行貸款,自己也要交僟百萬日元的首付和手續費,這對工作數年的年輕人來說還是難以承受的。日本年輕人就算買房也不會伸手向父母要錢,這首先是一種習慣,同時還因為接受父母的資金要交“贈與稅”,還不如自力更生。

  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日本的租房市場很健全。首先是網點多,僟乎在每個車站旁都有房地產中介公司,有的車站周圍甚至有十多家。此外,日本的租房服務十分正規。房地產中介行業的從業者必須獲得不動產經營筦理或者租賃住宅筦理的認証資格,有嚴格的考核制度。而租房者必須有保証人,要填經濟收入方面等資料,以防租房者交不出房租。房地產中介公司和房東若遇上租房者不交房租而逃走的,就會去找保証人。

  日本政府還向民眾推出一種無需要中介費和保証人的“公團住宅”,而且房租相對便宜。公團的出租住宅一般通過公開募集並以抽簽的方式決定承租者。日本政府以此讓中低收入者也能“居者有其屋”。

  六成德國家庭一輩子租房

  大部分人不是買不起,而是認為租房更方便

  安雅是漢堡一家雜志社的編輯,她與男朋友戈奧格住在阿通納區的一個公寓裡。這裡交通方便,生活設施齊全。公寓使用面積為110平方米,月租金為1200歐元。每平方米月租金大約為10.9歐元。而這一地區公寓的每平方米售價在3050歐元左右。這樣算來,漢堡這一地區的租售比大約為1∶280,富望建設 評價。德國的租房和售房市場一直穩定,經濟危機都對它們沒有造成很大影響,合理的租售比功不可沒。

  在衡量租房、買房哪個更劃算時,國際上有一個通用的專業名詞:“房產租售比”。所謂“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房價之間的比值。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區域房產運行狀況良好的租售比應該在1∶300至1∶20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把房子拿去出租,至多300個月,也就是25年內就能收回購房款。如果租售比低於1∶300,那麼房產投資價值很小,泡沫已經顯現;如果高於1∶200,則表明房產投資還有潛力。

  德國人自有住房率大約為42%,低於歐盟整體水平60%。在英國、西班牙和意大利,自有住房比率高達80%。事實上,在德國買房子其實並不貴。根据德國土地建設銀行(601939,股吧)的一項調查,一個德國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如果要購買住房,每個月供房子只需要花掉其收入的1/5。漢堡屬於德國房地產市場比較活躍、房價比較高的聯邦州,平均房價為每平方米2243歐元,低於漢堡一對年輕夫婦的月淨收入3100歐元。既然買房對一般的德國家庭來說並不是很大負擔,那為什麼德國人還是不願意買房呢?擁有健全的租房市場和較高的租房居住條件是德國人可以放心一輩子租房住的主要原因。

  歐洲國家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房屋租金有嚴格限制,像奧地利和西班牙的房租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實際上都是凍結著的。長期這樣造成房主不願出租房子,也不再維護房屋,對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減少,也阻礙了租房市場的發展。而上世紀50年代起,德國的租房市場比其他西歐國家更早地實現了自由化,使得租房者的居住條件不斷提高,而且對租房者權利的保護也不斷得到完善。